他作为华野战将,打仗从未离开过山东,不当兵团司令照样是上将_许世友_华东_纵队
华东野战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四大野战军中,凭借着强大的实力,排名第二。它在多个重要战役中的参与,甚至超过了东北野战军的表现。尽管当时山东和华中地区有大量的干部被调往东北,但依然有许多出色的指挥官和能打硬仗的将领,像许世友、王建安、陈士榘等,这些都是山东八路军中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。
在解放战争时期,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,组成了华东野战军。最初,山东军区的将领并不多,许世友、王建安、陈士榘和聂凤智是为数不多的几位,而大部分主要将领则来自新四军。新四军的精英,如粟裕、谭震林、韦国清、张震、叶飞、陶勇、王必成等人,都是华东野战军的重要指挥员。
华东野战军成立后,部队逐渐壮大,扩展至12个纵队。在这一系列将领之中,有一位将领特别引人注目,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始终坚守在山东战场,直到新中国成立,始终未离开过山东。尽管他没有担任过兵团司令员,但最终却被授予上将军衔,他就是许世友。
许世友作为开国将领之一,堪称猛将,战功赫赫,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。许世友出生于红四方面军,个性刚毅,作战勇猛,曾在四方面军担任军长。抗战初期,他从抗大毕业后,加入了386旅并担任副旅长,随后被调往山东胶东地区,开始了他开辟根据地的艰苦历程。
那时,山东战场上有一支地方武装力量——山东纵队。许世友受命前往山东,担任旅长,增强了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。自此,他长期驻扎在胶东地区,带领部队奋勇作战,发展和巩固根据地。从1940年起,许世友几乎没有离开过山东战场。
展开剩余64%抗战胜利后,部队的主力向东北调动,而胶东军区的5师和一些重要将领,如聂凤智等也被调走。许世友舍不得聂凤智离开,尽力挽留,最终聂凤智选择留下,成为他最亲密的战友。而5师则按计划北上东北。许世友这番做法,体现了他对部下的深情与忠诚,也展现了他出色的领导力。
解放战争初期,许世友领导的胶东部队隶属于山东军区,并未直接加入山东野战军,因此主要参与区域性的战斗。然而随着战局发展,两个野战军和两个军区合并为一个新的野战军和军区,许世友被任命为第9纵队司令员,开始参与由陈毅、粟裕指挥的大规模作战。
1947年,华东野战军分成多个战区展开作战,许世友和谭震林带领的几个纵队坚守山东,执行胶东保卫战任务,而陈毅和粟裕则带领其他部队与刘邓军合作展开外线作战。那个时期,许世友的军事地位位列前茅,仅次于粟裕,凭借着丰富的经验、卓越的指挥能力以及曾担任的重要职务,他无疑是华东野战军中最重要的将领之一。
在胶东保卫战后,许世友由于身体不适暂时离开前线,回到后方休养。然而,1948年济南战役爆发时,许世友被重新召回,担任了攻占济南的指挥工作。尽管粟裕担负着更艰巨的任务,负责指挥主力部队防止敌军增援,但许世友依然在济南战役中展现了非凡的指挥才能,凭借他的出色表现,济南战役的规模得以有效控制。
济南战役后,许世友再次返回后方休养,并未参与淮海战役等随后的重大战斗。直到1949年,渡江战役即将开始时,许世友依旧在山东休养,尽管未曾担任兵团司令员,但最终他被任命为山东军区司令员,继续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发布于:天津市